首页 >新闻资讯

    扫一扫关注 联系方式

    15884058211

    【康定市崩沙种植】分享:羊肚菌增产技术和日常管理技术

    时间:2024-11-20 09:02:01

    羊肚菌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滋补食材,药食同源,也是古代达官贵人喜欢美食佳肴,同时也是贡品,种植方法多样:常见林下套种,矮棚,日光大棚


    二、羊肚菌种植季节和要点要记住

    1、羊肚菌种植较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对土壤、温度、湿度、光照、通风条件要求较为苛刻。

    (1)什么土壤适合羊肚菌生长呢,经过长期摸索,发现羊肚菌适合在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中种植,土壤pH值控制为6.5-7.8%。土壤为肥沃的黑土,或者腐殖土,或为不易板结的黑、黄沙壤土也可以,

    (2)每年羊肚菌种植季节,在5-28℃左右,北方适宜季节是在阳历10月初到11月底温湿度稳定条件下,有利于菌丝发育成长,其生**峰期是春秋,羊肚菌的子囊果的形成和生长阶段,对环境温度十 分敏感。

    (3)例如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 18~22℃,低于 3℃休眠,高于 28℃死亡;孢子萌发适宜温度15~20℃;子囊果出土后适温 度在15~18℃,地温高于 18℃子囊果容易死亡。

    (4)在种植期间,羊肚菌对空气也有一 定要求,要保持足够的通风条件,所以通风对于羊肚菌成长很关键,晴天定时通风,阴雨天可以减少通风


    2.种植过程需要对地块耕种标准。

    (1)整地前要先撒生石灰粉 25~40 千克/亩进行消毒杀菌,后将土壤翻耕 1~2 次,并耙细,土粒直径建议不超过 5cm,土面平整,不能见土坷垃,场地四周挖好排水沟(2)对畦面的要求,宽要在 80~90cm,畦与畦走道宽40~50cm。将走道内的土壤翻到畦面,使畦高达到15~20cm,整平畦面。播种前要保持一 定土壤湿润(3)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更有利于出菇率,常见的是在耕种羊肚菌菌种上的畦面上,会铺一层黑色塑料薄膜,再在上面覆盖一层3-5cm的腐熟土或者稻草,覆土时要均匀,盖后要将土壤压平。然后将培育完成后的菌棒去掉塑料袋,将其按个的排在床面上,排列要均匀公整,一般每平米可会排列40个菌棒,具体数量视实际栽种情况为主,第 二种栽种法是将,羊肚菌菌种掰碎,均匀地撒播在畦面上,每平方米用种量掌握在 0.6~0.75kg。播好菌种后,均匀的喷水一次,再覆土3-5cm,覆土后再在上盖一层落叶,或覆盖黑色塑料地膜,地膜上每隔 20cm打一直径 1cm的小孔,有利于通风透气,保持土壤湿润和空气湿度,避温度过高,使菌丝免受高温伤害。以黑地膜打孔覆盖或以草席遮避强光,保温保湿都可以


    3.正常情况下,2~3天菌种开始萌发,10天左右菌丝基本占领畦面,开始产生分生孢子,这时注意观察湿度、温度及感染情况。一般播种 3天后在畦沟内灌水,以水不不淹没畦面为宜。若后续畦面偏干时,可采用同样方法补水。一般情况下,养菌丝阶段需补2~3次水。菌丝在正常生长的情况下,菌丝前端会分泌透明状如水滴的液体,当湿度过低时,菌丝上观察不到这样的小水珠。5养菌期间,环境温度控制在5~22℃。若发现杂菌,可在杂菌发生处撒干石灰粉防治。约一月即可生长出子实体。


    4.一般情况下播种后2~3周就可以摆放营养袋,在实际生产中,以畦面菌丝产生少量菌核、开始出现消退时摆上营养袋。营养袋可采用五点式摆放,营养袋与营养袋的间距在 30~40cm,一般每亩用1200~1600 袋。在出菇前 1 个月到 20天左右撤袋。实际生产过程中,当营养袋内布满菌丝,营养袋与畦面接触点及周围布满黄褐色胎状绒毛时,即可撤去。撤袋后重点工作是补水保湿,通过提升土壤湿度保证畦面和畦沟湿润(含水量 30%左右),春季出菇前需要根据土壤湿度在沟内灌一次大水,灌水以不超过畦面为宜,恢复土壤湿度。出菇期间土壤 水 分 控 制 在 30%~35%,环 境 湿 度 控 制 在80%~90%即可,这时气温较前期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,喷水一 定要注意细节的掌控,一般在早上 8 时前、下午18时后喷水,喷水一 定要喷向空中,不可直接喷到菇体上,有条件的可采用在棚内安装雾化水喷灌设施进行喷施补水,出菇时要注意环境温度高于 18℃时不宜喷水。


    三、管理方法

    1、在平时要注意光照的强度,特别是在子实体的生长过程中,要给它提供漫散射光,子囊果的生长需漫散射光(三分阳七分阴,透光度 30%~50%)。


    2、注意通风,但是,不能被猛风直吹,通风不好子囊果小、畸形,容易腐烂。发现长杂草,要及时清除


    3、病虫害的防治

    (1)针对菌种带病原性 病害,其预防方法是将分离的菌种进行鉴定,在平板上培养 2天,菌落直径在 4cm左右,进行变温处理(高温、低温轮回),羊肚菌菌丝会出现自溶,再继续培养。

    (2)出现细菌性菌落、白点菌丝或出现霉斑时,说明菌种不纯,不能作为栽培用种。针对土壤带病原性 病害,可选择水田或腐殖质不丰富的旱地,翻耕后撒施生石灰,每亩 100kg。

    (3)针对蛞蝓危害的防治,一是在蛞蝓的活动盛期,用人工捕捉的方式,可消灭大量的蛞蝓;二是在蛞蝓的躲藏地,撒上石灰或 5%的食盐水进行驱杀。


    四、采收及烘干#羊肚菌种植技术

    羊肚菌出菇后也就是阳历的2-5月份,进入羊肚菌采收期,菌菇长至 5~7cm时采收为好。采摘时手要握住羊肚菌基部轻轻地用小刀齐土面割下,不要带土。烘干时羊肚菌需单个摆放。在 45~55℃烘干 维持5克左右,一亩产量在3000斤左右


    【免责声明: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上述内容源于公开信息,可能存在不准确性,仅供参考。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**时间删除内容!】

    信息发布:今日头条

    信息来源:蝎小哥刘丰玮(原创)

    来源链接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rticle/7154004048948118056/?channel=&source=news

    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